有的時候看戲不一定是因為戲好看才看,
一直被批評狗血的肥皂劇,觀眾一邊看一邊痛罵,也可以是它的價值,讓大家紓壓;
而不按牌理出牌的戲劇,你也可以當作是充滿驚喜。
會開始看《歐諾拉公主》,是因為看完《吳子龍,走吧!》,隱隱有種空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花時間看完),
和吳子龍一樣,歐諾拉公主也是一部很長的日日劇,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完結,
依照這樣的劇情速度,我也不用每一集都看,隨時都還是可以跟得上劇情。
更不用說,這類很長很長的戲劇,會有一些必要的「公式」才能讓撐住這麼長的內容需求:
1. 戲裡的的家人很多,男主角的家人、女主角的家人們,有的時候甚至是朋友們,所以婆媳問題、親家問題也常常"內含"在其中
2. 男女主角的相戀,必然有家人的「阻撓」,結果就是男女主角真的要走到結婚這一步,通常的數十集之後的事了
3. 總是有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見,這個人他可能異常容易被反派角色洗腦,或者是對男(女)主角有異常偏執的厭惡
4. 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反派角色,不用多說也知道每部戲裡都需要存在的反派有多重要
5. 身世之謎,沒有幾部日日劇不提到的,裡面總是有人抱錯、拋棄或弄丟小孩,日後才能真相大白、家族團圓
一般的戲劇有BUG一點也不稀奇,即使編劇反覆思索,重複檢查,厲害的網友們還是可以挑出雞蛋裡不純的部分;
動輒就一百多集的日日劇,充滿BUG也不至於是太可惡的事情,
或者是裡面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智商卻出奇低、氣質高雅的夫人卻做出許多掉格的舉動、男(女)主角的面運就是這麼多舛每每發生的巧合總是讓他們更不幸,
這些也不完全難以理解、並非不能接受。
只是歐諾拉公主,似乎想要更往上挑戰,隨心所欲的不合理讓不合理更上層樓。
依照原本的主題,應該是有三位姊姊的男主角和三位哥哥的女主角,就像有三倍刁難的婆家、三倍難過的戀妹兄長,如此困難的相戀故事。
女主角家一開始鬧哄哄的三位嫂嫂飛去了美國,
(大嫂妳的心願達成了,妳怎麼不留下來參加這個"大混戰"呢?)
漸漸發展的巧合,讓三位婚姻不愉快的哥哥,和為了弟弟而至今單身的姊姊們似乎看對了眼。
這沒什麼。
日日戲有些角色就像半澤(請見日劇半澤直樹)家的兒子,從頭到尾只出現幾幕,或者是日日劇以前也發生過家裡有一名一直聽到名字但總是在外念書的(機動角色)兒子。
可是忽然之間,哥哥們在美國的太太們發生了事故,兩位哥哥忽然就飛到美國消失到了現在,
姊姊們發現哥哥和女主角的關係,把一切都說開之後,大哥的太太也生病了,然後大哥也掰掰,我覺得這就有點太超過了,
勢均力敵的兩邊人馬,馬上削減了一半,變成準婆媳大戰的老路線,
原本火力十足的女主角歐諾拉公主,加上家裡破產淪為灰姑娘。
(回憶一下還在"公主時期"的諾拉,火力十足)
(上圖:為了太太把妹妹的號碼存成"挑剔鬼"大半夜不睡覺都要鬧翻了。下圖:人家是大哥永遠是對的,在吳家是小妹的話比太后懿旨還有用。這種「愛妹」精神連頑強的黃家大姊也要敬大哥三分)
說到消失,一開始和二哥外遇的第三家的繼女姊姊,也莫名地到法國領便當了。
後來這家人的女二,一開始明明就默默承受繼女姊姊的尖酸刻薄和欺辱,在大姊離開之後,越來越驕縱並且越來越歇斯底里。
而且這位原本是記者,也在業界耕耘一陣子的女二,居然說要當演員就當演員,才剛當新人演員就馬上擁有巨星的「架子」(以前當記者不也常被電嗎?)。這樣的人怎麼能被自家姊姊壓著二十幾年?姊姊一不在家,馬上越來越扭曲跋扈了。
(曾經發過新聞稿的人,後來當了明星只會發脾氣。拿枕頭打頭.....隱隱有股喜感)
同樣被繼女欺壓的後母,女二的親生媽媽,一開始明明還看她煮飯、整理家裡,到後期居然變成一點也不會煮飯的小姐貴婦(在娘家是小姐,在婆家還是貴婦),由儉入奢是容易但是從會煮飯到不會煮飯也這麼簡單嗎?
(這不是正在做飯嗎?還是難道...真的只會煮「飯」而已?)
這家的兒子也很酷,中間還帶了同志情人回家,
(勾引人的娜塔莎,目不轉睛的院長哥哥)
這種婆婆媽媽們愛看的日日劇裡,竟然敢挑戰這麼犀利的題材,我真心想站起來為它鼓掌,
果不其然,大概還是備感壓力,原本就沒把話說死的兒子,中醫院院長,移情別戀愛上了孤苦伶仃的多智。
(娜塔莎掰掰)
就不這麼講究,擁有女人心的同志情人"娜塔莎",明明就是被業界看好的演員,應該有能力自己在外租房子生活,而不是只能在爸爸家被爸爸家暴這個"小BUG",整部戲還有更多有趣的故事,
我們順著說多智
("最近的電視劇都有出生的秘密"這點妳說得沒錯喔!)
一開始女主角的貼身侍女這麼一說,你難免會懷疑有身世之謎的是女主角,
(對了,侍女在家裡破產後也去領便當了)
答案揭曉,有身世之謎的是男主角二姊未婚生下的女兒多智。
(和媽媽第一次見面連「媽媽」這樣的稱呼都彆扭的見面禮是:「我懷孕了。」)
兒子從同志愛上女孩,第三家的媽媽不管多智是怎麼樣的背景,只要是女的就足以讓她謝天謝地了,
但在發現多智是男主角馬馬二姊的小孩、女兒攀上貴公子之後,就百般嫌棄,
為何媽媽沒想過,沒有多智,下一次兒子很有可能再找一個娜塔莎回來嗎?
裡面的人物和劇情總是這樣,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短視近利,只活在當下。
這部戲甚至從很前面的集數就沒了「下集預告」,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包括編劇自己可能也無法預料。
男二在很多集之後才出現沒關係,連男二家庭都這麼喜歡女主角可是諾拉居然還是選擇男主角這條艱辛的路,也沒關係,
愛不到男主角,女二轉戰富少男二,那也沒關係,
愛情原本就是多變的,在生活圈裡愛情線轉來轉去也不奇怪;
沒想到大姊也很忙。
大姊的初戀情人出現,試試水溫沒多久就再(也看不)見了;
以為會逐漸發展愛情線的大姊大哥,當然隨著大哥去美國不知歸期胎死腹中;
所以中年失婚的導演有機會出線,
但導演卻又在魚與熊掌--大姊和女二媽之間遊走不定(導演到底是憑什麼這麼三心二意咧?)
大姊真的非常忙,她還「身兼多角」,
下一刻尖酸地和自家妹妹說,連自己懷孕都不知道,真是笨蛋。不停跳針說:絕對不是因為她叫她一個人準備祭祀才流產的,因為,以前的人辦七桌八桌孩子還不是生七個八個,自己身體太差怪誰。
我有點替大姊擔心,她似乎應該要去看看精神科,從年輕時就以照顧弟弟為己任的大姊可能逐漸走向人格分裂,
(也要記得順便去掛精神科喔!)
或者大姊其實深藏不露,主修廚藝,副修戲劇。
(溫柔地說這是特別給弟妹吃的,呵呵呵,呵呵呵,心裡是另一個極端)
剛流產就聽見大姊們背後說的"閒話",女主角提議分家,這徹底激怒姊姊,姐姐連:想想你爸爸去世的心情,和這相比這點小事就不算什麼了吧!(接下來對話就是如之前所提的跳針再重複,原來韓劇寫不出什麼梗也和民x、三x一樣會使用"跳針法") 姊姊根本精神失常啊!?
當初弟弟留書說「看破紅塵」出走,但女主角準備要跟男二結婚的時候,是怎麼樣低聲下氣拜託她的,劇中人物的記性似乎都不太好,她真的搬出去,弟弟的選擇應該也只有1跟著搬出去2出家而已,到底是怎麼敢對女主角這麼大吼呢?
(三姊妳快看看妳自己,妳說話根本跟著大姊反反覆覆沒有自己的思想啊!)
就像三姊這樣,本身沒有什麼意志(大姊說什麼就都應聲附和),戲裡的角色也很少有自己的思想,
誰叫妳過得這麼委屈的!!!? 一開始火力十足的氣勢到哪裡去了?
連暱稱這種小事都鬧翻天的哥哥們,連妹妹的結婚典禮都沒參加(真是不可思議),到底到哪兒去了?
所以如果搞了半天,女主角終於愛上男二的好,跟他有情人終成眷屬,將前一百多集都在苦戀男主角的鋪陳都前功盡棄,我也不意外,反而還會覺得這是更好的結局。
妳還要一個人過得這麼苦嗎?快回男二的懷抱吧!
接下來到底還能多不可思議?這部戲到底想要怎麼收尾?
不用太認真,有空你也可以來輕鬆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