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時間9月15日的下午,我聽說這個周末有Polish Festival,中文直譯的話應該是波蘭節的意思。
附帶一提,加拿大每個周末都有各式各樣的Festival。
Polish Festival 光是這個名詞,你會有什麼想像呢?
我覺得應該會有類似嘉年華會的遊行,至少會看到一些波蘭服裝的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之類的。
多倫多地鐵首度公開:
(詳盡地圖請至 http://www.ttc.ca/Subway/interactivemap.jsp)
首先,先搭地鐵到達Dundas West Station,多倫多地鐵不難,唯一麻煩處應該就是他有一些站名很相近,你務必要看清楚、聽清楚、甚至是問清楚,
是Dundas West Station,就不要跑到Dundas Station去,
King 跟 Queen這兩個站很近,可是跟Keele就差遠了。
到達了之後,出站向南往 Roncesvalles Avenue走去,東西南北搞不清楚怎麼辦?這個世界上,有大半的路都是長在嘴上!
因為Polish Festival的關係,連地鐵站內的小店店員一看到有人上前excuse me...都還沒說完,他就會為你指引Polish Festival的方向了。
到達之後,並沒有預想的,迎面而來嘉年華會的氣氛,就是封起一條街,街上兩旁有一些小攤像園遊會一樣,
(照片的右前方是很照顧我的韓國姊姊Sua,角度再抓好一點,滿像街接拍的味道!(國外風景就是有這些好處,當然模特兒也是非常重要,最後你們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我出發前,向來不做什麼功課的,地圖找好就是一切了,
為了寫網誌再回頭找資料的時候,才發現官方網站上(http://polishfestival.ca/),其實對這條街提供了不少有趣的歷史資訊,至少可以為你解惑:為什麼甚麼地方不選偏偏在這裡舉辦Polish Festival的理由。
粗略的翻譯是,這個地方,首先先感謝兩位地方有影響力人士的土地捐獻,因此才有了今日多倫多有名的High ParK等景色。接著才說到關於居民一開始其實是英國移民,二戰期間大量的波蘭移民進駐(我想這就是最主要波蘭節的由來了),在這個地方建立了教堂、銀行和商業,當時的建築到現在依然是重要的建築。但是現在的Roncesvalle呢,其實就是一個各種移民群居的地方,TIME曾評鑑此地為:最適合散步的城市。
他們自己有三個社區聯盟,結合在一起叫Roncesvalles Village,(網站資訊)看起來還真的滿像是個有制度自治區的樣子。
回到我們走在街上的真實感受,主街旁小巷裡住宅有一種台北民生社區的感覺,建築是加拿大常見的矮房,可是又有些不同,Sua姊姊就說她想要住在像這樣的地方,散步在其中也是悠閒愉快;但很抱歉我專注於想要在Polish Festival的主體發現什麼有趣的事物,因此,沒有房子的照片。
只能和大家分享我在Polish Festival發現了什麼:
許多音樂表演,並且,如果你喜歡,他們需要你的支持。
繪畫也可以是一種表演藝術,頂著太陽辛勤地畫著,我特別想給他實質的鼓勵,但是卡在「藝術家和窮學生到底誰比較需要援助?」這個問題上,遲遲沒有實際行動。
穿上波蘭傳統服飾的人們,有一些可能是之前或等一下要表演的舞者,他們走在街上逛街,也不好意思打擾開口要求拍照,或者有一些聰明的廠商就會懂腦筋在這上面,吸引大家注意。
不過這是不是不太專業?波蘭慶典上,穿著波蘭服飾的人們沒有多到目不暇及的程度,應該也要到你會忽略店家的噱頭吧?
窮學生最喜歡的「免費」,因此就算我不喜歡喝蘇打飲料,我還是喝了一瓶。
或者你可以到大檸檬球那裏去買檸檬水,裡面真的會有"一顆(或兩顆)"檸檬喔!
我在加拿大看見很多父母推著類似的車子,有的就是玩具車造型,改天我很想問問看為什麼?因為我還是覺得娃娃車比較方便,但坐在這種車上的孩子好像比較有尊嚴(或者比較酷)?
我甚至沒有吃波蘭最有名的 pierogies,是一種波蘭餃子,網路上寫的看起來好像很可口。
但肉餡的我實在無法確定他的肉來自哪種動物(因為我不吃牛肉),素食口味的(pierogi ruskie)我在寄宿家庭已經吃過了,裡面包了混合起司的馬鈴薯,和炸洋蔥一起吃,所以會有洋蔥或者類似油蔥的香氣。
我反而是吃了墨西哥taco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肉餡看起來太像台灣的滷肉了!吃起來少了台灣滷汁習慣放的幾種香料,但是口感也是滿類似的。不過價錢就沒那麼親切了,4元加幣,換算成台幣約122元。
像園遊會一樣的波蘭節,還有一些為兒童遊樂設施小攤,就像夜市會出現的那種旋轉車之外,他們簡直可以稱做小型的兒童樂園,有小型的旋轉咖啡杯、海盜船、充氣式溜滑梯......等。
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是加拿大陸軍的攤位,全身迷彩的這位先生非常歡迎和大家合照,氣氛使然,讓我也覺得應該要和他合照一張,
你現在知道模特兒的重要性了吧!